轩辕弓引汇泉城 第二届挥公大会续写文化传承新篇
7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挥公文化交流联谊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大会以“传承挥公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对话历史,凝聚共识,一起向未来。省政协原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原主委李德强等出席开幕式,江苏洋府酒业创始人、宿迁市孝贤文化研究会会长、优秀共产党员退役军人企业家、世界张氏总会主席团主要成员、中华张姓孝贤楷模张修岭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原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金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原副总经理、世界张氏总会副会长、濮阳县张姓研究会永久名誉会长张明功致辞。省政协原副秘书长、正厅级巡视员袁庆宏,省政府参事、山东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述存,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张晓生,中国孔子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副秘书长牛廷涛,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处级研究员张晓东等出席。中国国际商会文旅委常委、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山东弘德文旅集团董事长张浩程主持开幕式。
来自省内外160多名张姓宗亲代表、文化学者、客商代表等参加活动。大会由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指导,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山东弘德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鲁贤弘艺文艺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
会议认为,挥公作为张姓的始祖,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上古先贤,以其“造弓矢、建官制”的伟大功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挥公精神“创新、担当、协作、忠孝”的核心内涵,不仅是张姓宗亲的文化根脉,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召开第二届挥公文化交流联谊大会,就是要深入挖掘和传承挥公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助力。与会代表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期待通过本届大会,进一步加强与各界同仁的交流与合作,更加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共同探索挥公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举行了山东“家谱族谱数字化工程”“寻根传脉、赓续家风”山东寻根之旅活动、山东“挥公会客厅”启动(启用)仪式,和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门户网站上线仪式。省政府办公厅原一级调研员张荣才作交流发言。
大会还举行了第一期挥公文化大讲堂,邀请知名文化学者、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传承委员会理事长吕明晰围绕大会主题作主旨演讲。
张修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发言,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宿迁市孝贤文化研究会、张氏宗亲文化事业发展及为民服务等方面情况。
近40年来,张修岭在中国酒都洋河创办了“洋府酒业”。多年来,在张修岭的带领下,洋府酒业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洋府”等系列品牌白酒,高、中、低档应有尽有,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其酒质以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选用五种粮食为原料,采用老窖发酵,微机调配,精心酿制而成。以“窖香浓郁、绵柔回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的风格,受到消费者普遍好评,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洋府”品牌酒被江苏省评为著名商标,企业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产品被评为江苏省名优产品等称号。
张修岭创业致富不忘众乡亲,先后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200多名富余劳力就业创业,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帮贫济困爱心一片。每逢“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安排慰问老党员、老革命军人、困难家庭等活动,一桩桩、一件件好事数不尽,道不完。感人的事迹先后在中国新闻网、文明网、孝贤文化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宿迁日报、宿迁电视台等10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平台刊播。
张修岭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各界名流、各位朋友前来江苏洋河品尝洋府美酒,指导企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宿迁市孝贤文化研究会张怀全、张用惠、张用来等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中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文化学者张用惠激情彭拜, 现场创作两首诗词。
轩辕弓引
挥公后裔汇泉城,探本寻源赤子诚。
彤弓素矢山河固,一脉精魂日月擎。
国器新磨承祖志,宗风永续践先行。
子房骞路通西域,横渠衡器定周天。
礼法传承守彝伦,精诚勠力振家声。
今朝再举轩辕弓,四海同心大道成。
彤矢传灯
乙巳同斟历下觥,先勋赓续慎言称。
观星已证璇玑奥,筑庙长昭俎豆馨。
御敌阵前弓作阵,安家陌上义为绳。
儿孙若问躬行事,彤矢轩辕万代灯。
期间,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委员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浩程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挥公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拟提名人选名单》《关于面向全省征集家谱族谱的公告》等文件,并向新任命的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了任命书。
会议期间,还组织部分与会领导、嘉宾、客商、宗亲到齐河县考察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